發布時間:2018-09-29 10:49 類別:藥物發展 標簽: 來源:環球醫學 作者:星星火光
2018年9月,發表在《Lancet Oncol》的一項2期、單臂、前瞻性研究評價了,阿帕替尼聯合口服依托泊苷,在鉑類耐藥或鉑類難治性卵巢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背景:抗血管生成療法聯合化療可改善鉑類耐藥卵巢癌患者的結局。阿帕替尼是一種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選擇性抑制VEGF受體2?紤]到家庭醫療相對于住院治療的潛在優勢,研究者評價了阿帕替尼聯合口服依托泊苷,治療鉑類耐藥或鉑類難治性卵巢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在這項2期、單臂、前瞻性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中國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年齡在18至70歲、鉑類耐藥或鉑類難治性卵巢癌患者。治療包含初始劑量為500 mg每天1次,持續阿帕替尼,以及在21天周期中的1~14天,劑量為50 mg每天1次口服依托泊苷?诜劳胁窜盏淖畲笾芷跒6個周期。治療持續直至疾病進展、患者退出,或不可接受的毒性作用。主要終點指標為根據實體腫瘤的療效評價標準1.1版,患者實現一個目標應答的比例。研究者使用Simon兩階段設計,分析了意向治療和根據方案治療人群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包括納入的患者中使用至少1劑研究藥物的患者,但排除沒有任何安全性數據的患者。這項研究注冊在ClinicalTrials.gov,編號為NCT02867956。
結果:2016年8月10日至2017年11月9日,研究者篩選了38例患者,并納入35例患者。在數據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20例(57%)患者中斷了研究,15例患者(43%)保持研究。意向治療的35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實現目標應答(54%;95% CI 36.6~71.2),根據方案治療的31例患者中,19例患者實現了目標應答(61%;42.2~78.2)。最常見的3級或4級不良事件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17 [50%])、疲乏(11 [32%])、貧血(10 [29%]),以及粘膜炎(8 [24%])。2例住院患者中報告了嚴重不良事件(1例患者為貧血和厭食癥;另1例患者為疾病進展引發的腹水增加)。沒有治療相關死亡記錄。
闡釋:阿帕替尼聯合口服依托泊苷,在鉑類耐藥或鉑類難治性卵巢癌患者中顯示出潛在的有效性和可管理的毒性,且需要3期試驗的進一步研究。
英文鏈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082170
(選題審校:張琪 編輯:吳星)
(本文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團隊選題并審校,環球醫學資訊編輯完成。)
(專家點評:)